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学院坚持把“我为师生办实事”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,推动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人民服务成果。通过“校领导月接待日”“师生座谈”“基层调研”等方式,紧盯师生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以支部为单位共收集130余条“我为师生办实事”事项。经学院党委研究决定,在认真梳理民生需求、深入征求意见基础上,对涉及面广、师生普遍关注的问题,作为重点项目推进。现将学院“我为师生办实事” 10项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公示如下:
序号 | 项目内容 | 责任科室 | 办结时限 | 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|
1 | 解决学生专业学习需求 | 图书馆、科研处、各系部 | 已完成 | ①学院划拨图书采购资金,今年已为师生采购100万元图书,增购医学类专业学习参考书籍和习题集,其中医学书籍占比不低于1/3;②学校定期邀请学术专家,针对性的面向师生开展专业讲座,营造浓厚学术氛围,提升师生学术修养;③课余时间,面向学生开放实训室,组织学生到社区服务中心见习学习。 |
2 | 解决、改善学生学习、生活方面的需求 | 后勤管理服务处、学生食堂项目小组、体育馆项目小组、计财处、信息中心 | 进行中 | ①改造教学楼A区阶梯教室,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;②改造学生服务中心(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、心理咨询室、形体中心等);③优化完成学生食堂二楼的装修、服务升级,优化学生饮食健康水平;④成立新食堂项目建设小组,加紧建设学生新食堂,现已动工,解决学生就餐等待时间较长问题;⑤成立体育馆项目建设小组,现已动工建设,扩展学生学习运动场所;⑥增加篮球场洗手池;⑦校园卡价格由15元/张调整为8元/张,同时为方便学生补卡、办卡的问题,在学院加装自助补卡机,目前已走招采程序。(食堂、体育馆、教室和服务中心改造目前已在建设中,其余已全部完成) |
3 | 解决学生宿舍不够的问题 | 后勤管理服务处 | 已完成 | ①学院完成电力扩容改造,学生宿舍空调在秋季开学前已全部安装并投入使用;②成立相关建设小组,现已建设4栋学生新宿舍,并在秋季开学时投入使用,由8人间改为6人间,空调、洗衣房等配置齐全,极大改善学生生活环境。③学生宿舍安装智能电表、智能水表;④增加学生宿舍开水设备,满足学生用水需求。 |
4 | 解决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 | 学工处、团委、各系部 | 已完成, 且长期坚持 | ①已与思利及人基金会签订协议,后续将助力经济困难、品学兼优学子完成学业梦想;②走访慰问困难学子,为突发大变故学生捐款;③在学院内设置勤工助学岗位,推荐品学兼优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。 |
5 | 解决学生有关实习方面的需求 | 招就处、教务处、后勤管理服务处 | 已完成, 且长期坚持 | ①与企业单位签订实习协议,建设实习基地,为实习生提供实习岗位;②协调解决实习生实习单位调整等服务;③统一做好市人民医院实习住宿安排,做好租赁房民政局用房改造。 |
6 | 解决学生有关升学方面的问题 | 继续教育部、文化体育劳动部、各系部 | 已完成, 且长期坚持 | ①为学院学生免费提供专升本专业培训资料;②继续教育部、文化体育劳动部组织开展多场培训会、咨询会,助力赣卫学子学历提升。 |
7 | 解决学生就业 需求 | 招就处 | 已完成, 且长期坚持 | ①开展就业帮扶,党员教师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,重点帮扶困难毕业生就业;②为学生就业搭建平台,举办毕业生春季校内大型双选会、就业推介会;③与医院、企业开展深入合作,牵头组建了赣州卫生职业教育集团。与赣州市人民医院、东莞清溪医院等医院合作开展“1.5+1.5”实习就业一体化现代学徒制培养护理、康复治疗技术人才。 |
8 | 深入师生群众,了解师生需求,解决师生难题 | 党政办、各系部、各中层部门 | 已完成, 且长期坚持 | ①结合“亮身份、强党性、做表率”,举行院领导接待日活动,通过线上线下预约、领导接访、建立台账、解决难题的方式已多次开展领导接待日活动,聆听师生诉求,解决师生所需;②各系部已开展数十次学生座谈会,走近学生,解决学生所需;③机关中层部门挂点联系教研室、班级、学生,及时做好帮扶。 |
9 | 解决、改善教师待遇、生活、工作条件 | 组织人事部、周转房建设小组、后勤管理服务处、各系部 | 已完成, 且长期坚持 | ①连续两年绩效上浮20%,在此基础上,对分配方案进行讨论、征集意见等,优化后颁布实施;②启动教职工周转房建设,满足教师住房需求;③改善教师课间休息室条件和办公室建设,提升工作环境;④为明德苑职工宿舍加装电梯工作,现已全部投入使用;⑤开拓教师教学、业务学习的渠道;⑥为教师申请第一批次商品房配建人才住房;⑦提高教师体检服务标准。(周转房目前已启动建设,其余已全部完成) |
10 | 开展志愿活动,服务社会 | 团委、各系部、校附属医院 | 已完成, 且长期坚持 | ①通过遴选、培训等流程,组建疫苗接种志愿服务队,定期前往市疾控中心和校附属医院参与疫苗接种工作,已为数万名市民接种疫苗,助力疫苗接种加速度;②院师生定期前往周边学校、社区、养老院、医院等开展志愿服务工作;③开展送医送教下乡助力“乡村振兴”活动;④暑期,组织学院师生开展社会实践,走进社区、文明实践站志、愿服务工作站,在上百个实践岗位上,为群众办实事,服务社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