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约访陈丽老师的时候,电话那边的声音微喘,气息有些许微弱。我问:“您在爬楼梯吗?”陈丽回答:“没有,我在办公。”由于病痛的折磨,陈丽需要服用化疗药物。白细胞下降导致人极易疲劳,加上之前已经完成19期放疗,此时的陈丽身体已经非常虚弱。
“我也不是强撑,只是觉得工作需要我,和工作在一起我觉得踏实”陈丽说。
一、教育之光:廿九载春秋,精耕细作
从1995年3月至今,陈丽老师从医疗一线转入教育领域,讲台一站就是29年。29年来,她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,秉着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与担当,始终勤勤恳恳、无私奉献。她是一名严师,她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,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。指导师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奖40余人次并取得优异的成绩。“学生的胆量和应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,同时我也注重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品质。”陈丽表示。她是一名良师,创办了全省首届“麻醉护理”班,填补了我省麻醉护理人才培养的空白。她积极探索医教协同、工学交替、校院深度合作的双元育人培养模式,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。陈丽学术水平高,专业知识与技能扎实。有声有色的开展外科护理教学工作,强化综合技能训练,实现外科护理技术100%的开出率。她是一位名师,她获得国家级竞赛裁判的资格和省级竞赛专家的称号,被选拔为全国护考讲师团成员,负责全国护考串讲师资培训工作,得到了讲师团的高度评价。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主持及参与课题10余项,参编教材及教辅教材10余部。
二、坚韧之心:病痛中坚守,不忘使命
2014年春天,在护理毕业班学生护士资格考试复习阶段,陈丽课间上楼时不慎跌倒,她强忍着剧痛坚持上完课,课后经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小腿骨骨折,由于心系护考,陈丽第二天就让丈夫背她坐着轮椅去上课,就这样她坐着轮椅,拄着拐杖坚持了一个半月。学生们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护士资格考试,她却因未及时治疗形成了陈旧性的骨折,再也不能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,当学生们得知后抱着她痛哭。
2023年8月,陈丽不幸被确诊为乳腺癌。手术后为了不耽误麻醉护理班级《外科护理》的授课任务,她坚持回到教学一线,下班后再去医院进行后续治疗,化疗期间让她身体很虚弱,她却坚持上完最后一节课,让孩子们有信心有底气走向医院见习实习。学生们知晓她的辛苦,更加努力学习,积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,在实习期间积极参加医院的各项活动,也得到医院老师们的好评。她展现出的乐观、积极向上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。
三、爱生如子:用爱心呵护,情满校园
林崇德曾说:“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,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!”陈丽是这么想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她爱生如子,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疼爱。一位毕业多年的学生微信向她借1万元钱,她深知学生父亲早年肾癌去世,妈妈、妻子、孩子全靠他一人养活,便毅然决然慷慨解囊,把现金送到学生手中;学生发生交通事故,她二话不说转账2000元给住院的学生;学生因运动受伤,她第一时间冲到现场,将学生紧紧抱在怀里……作为班主任,她熟悉每一位同学的情况,她引导患有抑郁症的学生正确认识自己,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能力,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平衡和健康。
在陈丽老师的照片夹里,存着很多珍贵的照片。她只要有空就会拿出来看看。有班会课上开展结构化面试的照片,有和麻醉班的学生进社区、公园向民众普及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照片;有外出学习拍的笔记,也有疫情期间坚守,N95口罩下皮肤压力性破损的照片……一桩桩、一件件都透露着对教育事业、医学专业和学生的热爱。
爱生如子、爱院如家,在陈丽老师29年的勤勉钻研、辛勤耕耘中变得具象化。她把满腔热血献给了祖国的护理教育事业,用奉献点亮学子人生,为学生的健康成长、为学校的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