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一个游刃有余的心理侦探 | 心理委员心理助人技能培训

发布者:学生工作处审核发布时间:2025-03-24浏览次数:12

为了加强班级心理委员队伍建设,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纽带作用,提高学院四级预警网络运行效率,维护学生心理健康。320日下午,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治疗师汤明姣在思政教室开展以“做个游刃有余的心理侦探”为主题的心理委员心理技能培训。

培训开始,汤老师通过一些事例实例引出本次活动话题,为在场同学们勾勒出了心理世界的基本轮廓。心理活动包含认知情感、意志行为三大板块,它们相互交织,共同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。认知是大脑对世界的解读器,从感觉的捕捉到思维的推理,让我们得以理解周遭的一切。情感则是心灵的温度计,喜怒哀乐的情绪波动,影响着我们的行为选择和决策方向。意志行为则是心灵的行动指南,它赋予我们实现目标的决心和毅力。而个性,就像是一条独特的心理轨迹,记录着我们一贯的心理活动表现。

在心理健康的维度上,汤老师提醒我们,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并非是泾渭分明的两极,而是一条连续的光谱。心理正常是光谱的明亮一端,代表着心理活动的正常功能,而心理异常则是另一端,有着典型的精神障碍症状。在这两者之间,还有着心理不健康的状态,如神经症性问题等。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是针对心理异常的干预手段,而自我调节和社会支持则是维护心理健康的温暖港湾。作为“心理侦探”,要学会在这条光谱上精准定位,为每一个心灵找到最适合的疗愈路径。

互动环节,汤老师提出了多个问题,并通过实际的案例练习,让在场同学们学会了如何运用开放式提问和反映性倾听的技巧,去引导当事人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。比如,当听到“是挺快乐的,但这也长不了。我不能再继续这样了。”这样的表述时,可以用反映性倾听回应:“听起来,你既享受当下的快乐,又担心这种快乐无法持久,内心有些矛盾。”这样的回应能够让当事人感受到被理解,进而更深入地探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

在这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,同学们不断磨砺自己,从对心理问题的懵懂,逐渐成长为能够游刃有余应对的“心理侦探”。让我们一起踏上成为“心理侦探”的旅程,用心灵去感受心灵,用专业去守护健康。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,用智慧和爱心,为每一个心灵带去温暖和希望。

关闭